Metaverse

今年的10/29,Facebook 執行長馬克‧祖克柏(Mark Zuckerberg)正式宣佈,公司將改名成「Meta」,重新定義自己為一家元宇宙(Metaverse)優先公司!因為這樣,讓Metaverse更加火紅。

上課中,學生問我能否淺顯的說明Metaverse是什麼,以及未來如何應用在教育及生活上。簡單說明如下:

Metaverse,翻譯為「元宇宙」,源自於美國科幻小說家尼爾.史蒂文森 (Neal Stephenson)的第三本小說「潰雪(Snow Crash)」。
Metaverse是指未來在網際網路虛擬世界中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虛擬身份,能夠成為任何人。可以自由的進出某個虛擬社群(類似進出某個地區、某個城鎮),與任何在這環境的人、事、物互動。其生活方式就如同在現實社會,可以種花植草、可以爬山游泳、甚至可以經營自己的事業。
之前已有電影呈現這樣的概念,如1999年開始上演的駭客任務(2021年為第IV集)、2009年的阿凡達、2018年的一級玩家
未來如何應用在教育或生活上?由於完全沉浸於虛擬空間,故可以:
.進入到森林裡面探險;
.下潛到深海觀測魚群;
.開飛機或練習成為某項運動家;
.回到古代與李白或杜甫吟詩作對;
.聆聽歌星的現場演唱會;
.飼養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擁有的動物;
.經營與現實生活不一樣的職業。
.在現實社會中拿手機接聽,在虛擬世界就如同電影般,手機已鑲嵌在身體或某個配備上…。
搭配5G、AI、區塊鍊等技術,未來你的創意想像有多大,Metaverse就可以玩多大。

疫情停課的衝擊

這是近日網路轉傳量大,關於英國在疫情停課所觀察的現象及應對,值得參考:「當學生消失不見、心理健康惡化,英國如何因應疫情對教育的長期衝擊」。
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covid-19-distance-learning-in-uk

除了英國以外,其他世界國家同樣面臨類似問題。

就教育的角度,臺灣相較於英國停課的一些失序現象,我是比較樂觀。以臺中市而言:

1.在教學技巧資源及整體規劃上,近的,有各校素質整齊的資訊組長以及長期推動社群的優質教師團隊。臺中市有教育輔導團。全國性的有國輔導團、夢N以及教育部很早就佈署的「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」推動的相關團隊,以及停課之初立即整合並提供全國教育資源(免費帳號、免費上網門號…)

民間的廠商也很給力。最短時間就整理出方便的懶人包以及教材使用免費。

2.在心理健康輔導,停課第二天就在教師群組勉勵:

…5.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,這場疫情是長期抗戰,所以除了如蔡主任提醒的保持健康體能之外,也要多關注自己的心寧。輔導室、各主任及校長,都歡迎各位來聊聊,不管實體面談或線上談天。

所以要請夥伴們持續線上班親會、線上班級同樂會,校長與學生線上哈啦也都會進行。

提供借鏡的有二點:

1.另文的日本經驗:未婚懷孕潮。這點小學或許較少,但也是要留意宣導的。

2.線上教學的重要目的,在於「維繫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與熱誠」,而非「是否學得跟正常上課一樣多的量」。所以「互動互動互動」,我再說一次:「互動」,才有可能讓學生愛你一輩子,願意跟著你學習。

最後,以這篇文章末了註標,與大家共勉:

「我們以為疫情的衝擊快結束了,但這是錯的,這些衝擊將延續數十年。」

飢餓行銷的負面教材

和友人在聊天時,提到他聽朋友抱怨,今年新生入學活動遇到的缺乏人性回應。好奇心驅使下,追問到底發生什麼事?

友人說,朋友的先生在孩子新生體驗營當天,恰好安排要做胸腔手術,於是打電話到學校,詢問是否可請假?但是接電話的老師回答:「依照合約,若體驗營無法到校,恐將該生名額釋出,由備取學生遞補…」。

每到招生季,無論公私立學校都營造招生滿額、備取生一堆的氛圍。但行銷學上的「飢餓行銷」,其主體是「人」跟「物」,主要呈現「供不應求」而提升產品的價值,以刺激消費者的「衝動性購買」。所以刻意在上市初期控制數量,創造「看得到吃不到」,擴大產品價值,用以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慾,這才是「飢餓行銷」的目的。

那學校是否適合採用飢餓行銷?很簡單,如果學校特色不足、知名度不高,想要刻意造成「已快額滿」的假象,家長可立即選擇鄰近學校就讀,那不就是將已入校的孩子白白送到他校?畢竟臺灣的中小學密度與同質性都很高,不能單靠話術招生。

行銷飢餓是一把雙面刃,聽到這負面教材,慎之慎之。

後記:朋友說明,隔日學校有再去電跟媽媽解釋,當下只是先提醒合約內容,接著要解釋這情狀之下,當然可以用個案單保留名額。但媽媽對於後續說明,在盛怒之下沒有聽進去,所以發生了一個大誤會。

我的想法是,面對「人」,該把感性:「情」放前面先說。尤其在對方心煩脆弱的時候,如果把「法」放前面,後續再多解釋,恐將善意打了折扣。

最好奇的是,那位媽媽,最後續唸原校,還是轉到他校了?

當戳破教育的糖衣

班親會上,家長們討論著班級老師還可以改善的作為,但也有部份家長肯定老師的熱情與愛心。此時某位家長開口說,他聽到家裡的孩子在爭執時,弟弟大叫要哥哥閉嘴。追問何來「閉嘴」之說,起初弟弟不講。罰站後還是不說。直到家法伺候了,才說出是上課時老師管理秩序講出來的。所以家長認為老師的言行有問題,無法接受這位老師。聽到這裡,不禁倒吸一口氣:希望孩子幼小的心靈,別因為體罰而留下陰影。對於老師言行舉止的高道德要求,與教導孩子使用體罰,這極大的反差一時無法理解。

為人師表的樣態該如何?循循善誘、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?如詩人般的優雅?如狀元般的飽學?最好還要有如馬云的頭腦、如馬斯克班的創意。這完美如聖人的形象,應該只存在於小說戲劇中,真實社會的情況是,老師如同你我身旁有血有肉的一般人。但是他必須有更多的愛心、有更淵博的知識、有更熟練的帶班技巧、有更圓融的溝通能力。除此之外,老師同樣會生氣、情緒也會低落,但依舊要努力控制自己不能爆發。氣話不能說、音量不能大、兇臉不能擺,只因你是老師!!

說到這裡,並非指老師可以有不當的言行,生氣時可以怒罵小孩,而是希望親師可以互信互諒,提醒彼此的不足,給認真的老師修正缺失,因為大家共同的目標框都是要孩子更好

一個家庭教養一、二個孩子,偶而也會怒氣上升。那一班30人左右,赤手空拳的老師,在管控秩序之餘,還要能讓孩子吸收到知識,這是老師的本分,但也絕對值得尊敬。就像日前辛勤的醫護人員因為治療病患不小心染病,有人大聲疾呼要處分失職人員,但能否先體諒他們大量工作的辛勞?檢討疏漏的流程加以改善,而非斥責打擊他們的勇敢。

親師合作、多一點同理,絕對是讓孩子穩健進步的最好途徑。

聲音經濟:Podcast

這次來玩點不一樣的。介紹Podcast如何?

有人說校長該是教學與課程領導。但沒有班級可操作,就來想一些增進教學+行銷的點子好了。

請先看看我建置的節目 https://reurl.cc/MZv4mm,或利用內建的Podcast APP搜尋訂閱「校長阿北來開Pod」。訂閱Podcast的APP很多,除了Apple的Podcast APP外,諸如「Google 播客」、「Spotify」、「SoundOn」也都很容易使用。

2020年是聲音經濟元年,podcast可以視為在網路世界很火紅的說故事方式,所以結合閱讀教育,開始嘗試錄製學生案文章後訪談,培養學生熟悉麥克風未來當網紅。除了訓練學生錄製導播外,我們也可以想想如何應用在教學或行銷上。至少在目前是很熱門的議題。

底下簡述製作過程:

一、錄音過程使用設備及APP:
iPhone (使用「語音備忘錄」APP 錄音)iPad(「Keynote」 當小抄看訪談大綱)使用iPhone在安靜的圖書館錄音,效果還不錯。原本單純使用一部iPad錄音跟展示簡報,但後來還是將其分開,操作上比較方便。

二、聲音剪輯APP:
使用「語音備忘錄」的編輯錄音功能。若想增加一些特效,可使用 方方大師常介紹的「GarageBand」

三、聲音檔轉成mp3:
有許多線上轉檔網站可直接使用。例如 https://online-audio-converter.com/tw/

四、使用託管平台存放聲音:
錄製好的聲音檔必須上傳託管網站,並輸入一些資料,諸如節目的主題、內容簡介…等。我使用的是免費的 Anchor(https://anchor.fm/

五、節目上架到iTunes(只要做一次申請,通過審核後,未來的新節目都會自動更新):
上述步驟四上傳聲音檔之後,託管網站會提供節目的RSS feed。連結到 https://podcastsconnect.apple.com/,登入後,輸入 RSS,點選「驗證」,若沒有問題,則按下「提交」。經過幾天,沒問題的話會收到審核通過的mail。

大概的流程就這樣囉。